經常看到網上有人調侃:「兒子是建設銀行,女兒是招商銀行。」
認為生兒子需要掏一大筆錢出來,父母需要承擔更多的經濟壓力。尤其是有兩個兒子的家庭,以后要留雙倍的給兒子買房買車的錢,負擔會大很多。
可正所謂:「一切能用錢來解決的問題,其實都不算問題。」真正生完兒子以后你會發現,父母最大的困擾不是出錢給孩子買房買車,錢可以再賺,但以下幾個扎心現實你再努力也很難完美解決。
本文配圖均源于網絡,圖文均無關
許姨家有兩個兒子,打從孩子們出生,大家都紛紛投出羨慕的眼神,認為許姨后半生要享福,倆兒子可以輪流養老。
當然,許姨心里也清楚,養育兩個兒子長大并不是一件容易事。為了給孩子們更好的未來,她和丈夫兩人起早摸黑,全年無休地賺錢。
好不容易把孩子們都撫養成人,大半輩子的積蓄拿出來給他們買房買車,準備「老婆本」。本以為熬過這筆債,就能順利地迎接美好的晚年生活,誰知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。
婆媳、帶娃、養老等難題一個接一個地出現,而且這些現實難題很多時候并沒有辦法用錢來解決,一家人這幾年矛盾不斷,家里經常鬧得雞犬不寧。
一番折騰之下,許姨看著也蒼老了許多,她暗自感慨,「我真是上輩子有罪,這輩子要生倆兒子來給自己贖罪,日子真是難過……」
確實,人們提起生男孩的家庭,第一反應就是擔心他們的家庭經濟狀況,但其實相比這些,可能以下三個現實難題更加揪心,一言不合就可能導致家庭糾紛,一家人的心但凡聚集不起來,有再多錢也很難真正的幸福。
1、婆媳矛盾
這幾乎是每個有兒子的家庭都逃不過的難題,如果說大家彼此不住在一起,尚且還能稍微規避一下。
最怕的有些家庭,父母掌控欲望較強,絲毫沒有界限感,兒子成立自己的小家庭以后,父母依舊要掌握「當家權」,經常干涉兒子一家的生活。
再加上兒媳的態度也相對強硬,兩方無法端正對矛盾的態度,都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去考慮,試圖馴服對方。
「硬碰硬」最終導致的結果無疑就是讓家庭關系變得更加僵化,婆媳之間水火不容,兩代人爭吵不斷,家庭失去凝聚力和向心力,想要往上走通常是比較難的。
有兩個兒子的家庭,可能會更加艱難,因為你們會遇上雙倍的婆媳矛盾,婆婆一碗水沒端平,還可能導致妯娌之間也發生矛盾和沖突,最終的局面會更加難堪。
2、帶娃矛盾
很多傳統的中國家庭,一般會默認由婆婆幫著帶娃,有兒子的家庭,老人往往沒辦法安心享受閑暇的退休生活。
「帶完兒子又帶孫子」,這是很多老人的真實寫照。而且如今年輕人的壓力都比較大,夫妻倆忙著工作賺錢養家,孩子在家沒人照顧,只能由爺爺奶奶過來接盤。
稍微幸運一點的,兒子兒媳比較體貼,平時會給老人一些育兒補貼和休息時間。
可遇上自私的后代,你們多半要扮演著「被啃老」的角色,被迫成為兒子兒媳的免費保姆。
出錢出力,全年無休,到最后還吃力不討好,孩子只要稍微出現一點問題,就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在你們的身上。
研究發現,在給子女帶娃的老人中,幾乎有八成的老人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抑郁、焦慮等問題,他們生怕自己帶不好,遭到孩子們的嫌棄。
3、養老矛盾
都說「養兒防老」,認為家有兒子不愁沒人養老,事實真是如此嗎?
其實兒子有時候未必有女孩貼心,他們神經更加大條,可能未必能及時察覺父母晚年的情緒變化。
而且有個現實問題,如今的年輕人生存壓力就比較大,養老是一個大負擔,男性上要養老,下要養小,責任更重,這些現實可能會壓的男孩喘不上氣來。
養兒防老不頂用,養兒啃老成為現實,最后父母晚年難免要吃苦遭罪。
而且對有兩個兒子的家庭來說,養老問題如何分配,誰出錢誰出力,這也是一個容易引起家庭矛盾的炸彈。
曾經就有遇上過一對夫妻,奮斗了大半輩子把兩個兒子送出了國,結果輪到他們晚年的時候,兒子們都不愿意回家來照顧老父母,最終兩位老人只能孤苦伶仃地生活,逢年過節羨慕別人家的團團圓圓。
【最后總結】
俗話說:「家家有本難念的經。」無論是養兒子還是養女兒,父母們可能都會遇上各種難題,經濟問題也好,家庭矛盾也罷。
希望大家都能在遇上困難的時候「力往一處使兒」,一家人有商有量,好好坐下來談談,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,而不是吵吵鬧鬧,互相責怪。